東莞今年公租房建設規模由4500套增至17455套 套數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本報訊 (記者張玉云)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東莞市2011年住房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東莞公租房建設規模將從原定的4500套增加至17455套,建設套數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目前公租房建設任務已分配到32個鎮街,所有公租房項目必須在10月底前開工。
東莞市副市長梁國英表示,未來東莞保障房體系發展的方向是:公租房是主要保障形式,與經適房、廉租房實行并軌,將盡量少建或不建經適房。根據各鎮街已確定的公租房建設任務,松山湖數量最多,將新建2100套公租房,位列全市第一。
要點速覽
公租房將是未來東莞住房保障體系中的主要形式,將盡量少建或不建經適房;
公租房建設以工業園區為“主戰場”,32個鎮街均已領到建設任務,松山湖以2100套位列全市第一;
政府支持全民參建公租房,如村集體建設用地、企業民間資本等都可參與投資建設公租房;
計劃在商品房項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公租房,新出讓土地也將配建公租房;
公租房面積每套最多60平方米,租價將略低于市場價,如有超面積需求須住建局特批。
松山湖建設數量最多
據悉,東莞市政府已在上月初與省政府簽訂年內完成新建17455套公租房的目標責任書,這個建設數量比之前公布的4500套增加了萬余套,與廣州和深圳兩市相差6萬多套,在全省排名第三,但在全省地級市中位列第一。
梁國英因此在會上直言“今年東莞住房保障建設任務重、壓力大”。為確保完成任務,東莞目前已經將新建公租房的任務指標分配到各鎮街,經濟發達鎮街及企業多、工業園多的鎮街建設任務更重,其中松山湖以2100套位列全市之首,長安以1500套左右緊隨其后,任務最少的鎮街為100套左右。
根據計劃安排,各鎮街的公租房項目必須在10月31日前全部開工建設,否則將對鎮街主要領導進行問責。
商品房中要配建公租房
市政府此次在推動公租房建設方面想了許多方法,其中一條重要舉措就是計劃在商品房項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公租房。
市住建局局長朱川表示,未來將計劃在新出讓的土地上把配建一定比例的公租房作為土地出讓條件之一,先投地價,后投配建比例,具體細則將聯合各部門研討。
梁國英表示,除此之外,今年將分配超過1000畝的建設用地用于公租房建設。為保證公租房的建設資金,土地出讓凈收益不低于10%的比例及公積金增值收益扣除公積金準備金和管理費后,將全部用于公租房建設。
民資也可投建公租房
梁國英在會上明確表示,公租房將是未來東莞住房保障體系中的主要形式,將盡量少建或不建經適房。這意味著東莞住房保障體系將從租售并舉為主的廉租、經適房體系向以公租房為主的保障體系轉變,日后部分廉租房和經適房都將轉為公租房。梁國英提出,農民公寓也可納入公租房的范圍,但只能租,不能賣。
此外,市政府還支持全民參與建設公租房,如村集體建設用地、企業民間資本等都可參與投資建設公租房,同時鼓勵和支持工業園區、企業建設公租房。
聲音
別把公租房建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地方
剛來東莞不到兩年的熊小姐目前在南城一家企業工作,每月要花1000元租房住。她說,自己收入不高,希望以后能有機會入住公租房。
熊小姐說她對公租房的地段、交通配套等最為關心:“希望不要把公租房建在過于偏僻的地方,起碼那里交通條件要好,方便我們上下班。”
在寮步上班的林小姐目前住在企業提供的員工宿舍,宿舍比較擁擠。她認為,公租房既然要收租金,那環境、地段、生活配套一定要比較好才行,要方便入住者:“如果公租房離企業太遠,生活配套、交通和環境都一般,那我們何必舍近求遠,去住要收費的公租房?我寧愿擠免費的員工宿舍。”
業界人士認為,東莞目前的企業多配有員工宿舍,工業園招工也多是包吃包住,中高管級別的藍領、白領也多由企業幫忙解決居住問題。因此公租房建設勢必要多加考慮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在地段、交通、生活配套等方面綜合考量。如果公租房處于交通、配套不成熟的偏僻區域,則極有可能遇冷,出現“房多無人住”的尷尬局面。
公租房問答
對象:主要面向新莞人
從目前各方面公布的信息及東莞的實際情況看,日后東莞大量建設的公租房將主要面向新莞人。
目前東莞戶籍人口對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非常有限,梁國英在會上強調,公租房建設的“主戰場”在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這樣就能解決東莞許多藍領、白領及新莞人的過渡性居住需求。
戶型:60平方米以內
國家已明確公租房的建設以小戶型為主,因此東莞公租房的建設面積將嚴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內。梁國英表示,東莞的公租房一般控制在40~50平方米/套,最多60平方米/套。高新產業園區的高端人才如對公租房面積有更多要求,則需經住建局特批后才能擴建。
租價:略低于市場價
梁國英表示,公租房租金應略低于市場租房價格,但不宜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