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連降暴雨,沱江上游金堂等地遭受泥石流災害,沖刷下來的大量泥沙順河而下,造成位于沱江下游內江段的飲用水源地水質下降。
為保證內江城區6萬多戶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從8月16日下午5點過起,內江水務公司進入緊急“戰斗”狀態,公司領導及技術人員30多人投入緊張的“凈水”工作:減少取水量、減壓供水、緊急調配凈水劑……
截至8月17日凌晨2點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圓滿結束,內江取水點原水濁度從10000度下降到幾百度,出廠水質僅0.4NTU(散射濁度單位),完全符合1NTU以下的國家標準。
告急:取水點原水濁度超萬度
8月16日下午5點半,一個緊急電話,讓內江市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熊永祥感到不安——根據內江取水點的在線監測儀表顯示:原水濁度(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細有機物、無機物、浮游生物等懸浮物和膠體物,都可以使水質變得渾濁而呈現一定濁度)超過10000度,而正常值不過幾百度;這種情況仍在呈不斷上升趨勢,正常供水頻頻告急!
“沱江上游因連下暴雨引發泥石流,沖入江水,順流而下,沱江內江城區段的原水濁度嚴重超標!”收到沱江上游資中水廠的訊息后,熊永祥等水務公司領導顧不上吃晚飯,馬上召開應急會議,決定立即啟動供水應急預案:水廠24小時值班、減少取水量、減壓供水、每小時進行水質化驗、向瀘州兄弟水廠求援,緊急調配3噸多凈水劑過來……
處置:奮戰9小時后轉危為安
隨即,內江水務公司領導、生產技術科人員、化驗室、水廠等共30余人緊急趕赴水廠,連夜處置突發的“水危機”。
平常內江水廠在沱江的取水量一般為4400立方米/小時,當天因原水濁度太高,水廠緊急決定減少取水量,僅取水3200立方米/小時;同時因來水不足,水廠開始減壓供水,供水壓力比平時正常時減少近一半。
“當日一些高層住戶反映,供水壓力不足,時有時無,給生活帶來了一定不便。”內江水務公司生產技術科科長蒲彬說,為應對這場“水危機”,水務公司通過市長12345熱線以及水務短信平臺向廣大市民進行公告,提醒用戶將實行24小時減壓供水。
減少取水量、減壓供水、使用凈水劑……一系列“凈水”的組合拳打出,蒲彬等水務技術人員連夜奮戰熬紅了眼睛,至8月17日凌晨零點,原水濁度由原來的10000度下降到4000度,但技術人員仍不敢掉以輕心,繼續“奮戰”至當日凌晨2點過,沱江水質完全恢復正常標準,保證進入水廠取用的原水濁度在幾百度左右;同時水廠采取增加余氯含量(殺菌作用)等應急措施進行處理,出廠水質最高僅0.4NTU,遠遠低于國家要求的“自來水出廠1NTU”的標準。
“今年夏季用水量創下內江水務成立52年來的歷史新高,平均每日用水量近8萬立方米。”蒲彬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現在公司已采取緊急措施,完全可以保證水質合格和城區6萬多戶居民用水供應,市民可放心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