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造田夫婦屬于本分守己的那類人,但麻煩事還是找上門來。在廠家的游說下,購買了一臺純水機,結果卻發現被廠家隱瞞了廢水問題,于是要求退貨但廠家不肯,無奈之下與廠家上了法庭,打起了官司。2010年7月21日,北京市宣武區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后進行了審理,并將擇日宣判。據說,此類案件在國內尚屬首例。
使用純水機,發現大秘密
家住北京西城區的劉造田和老伴都已經退休,家庭和諧子女孝順,在家盡享天年。可是因為一個陌生的電話卻打破了這種平靜。電話是北京某凈水公司打的,說只要把自己家里的自來水帶過來,企業將免費幫助檢測水質的好壞,看飲用水是不是安全的,并可以免費旁聽專業的水知識講座。于是老先生老太太就信以為真,把自家的自來水帶了過去。
原來這是廠家的一個會議直銷手段,將電話被邀請者帶來的水進行電解和TDS檢驗,并對到會者進行關于健康飲水的理念和知識的講座。廠家會議的陳述得到了劉造田的認可,認為家里的自來水確實有問題,還是純水機制的水好,安全、可靠。于是,劉造田于2009年初花費近4000元錢訂購了該廠家的一臺純水機,廠家很快給其安裝到位,夫婦兩人都還比較滿意。
可是,在使用純水機5個月之后的某一天,劉造田夫婦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而這個發現使夫婦兩人感覺自己被欺騙了,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2009年7月,劉家的下水道堵塞了,在找物業維修下水道的時候,純水機正在制水,于是老兩口就聽到有“嘩嘩”的水聲,仔細尋找后發現下水道中被廠家插進了一個管子,水就是從這里流出去的!
這一發現對老兩口刺激很大,在一個高度缺水的城市北京,再加上水費又一再上漲,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劉造田夫婦倆的退休金也是拮據的,只是北京的普通市民。顯然,劉造田夫婦不能容忍這種水資源的浪費,而且額外讓他們承擔水費也根本無法接受。于是,把家里的臉盤、水桶等都派上了用場,洗菜、沖馬桶都接純水機排放出來的“廢水”,但這還依然解決不了問題。劉造田覺得自己被騙了,廠家為了推銷產品而向他隱瞞了廢水的問題,因為在購買過程中和使用說明書中都沒有標注該產品會產生“廢水”,直至劉先生自己發現純水機有“廢水”。劉造田認為這屬于銷售欺詐行為,于是要求廠家退機。
要求退機被拒,索性起訴廠家
銷售產品時,一切都好說,盡是甜言蜜語,而一旦消費者要退機器時,廠家就不干了——不同意退機。其實,劉造田要求并不高,就是要回自己的購機款,機器不用了,退給廠家。
一旦一件事情添了堵,就成了一塊心病。劉造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是想盡了辦法,給消費者協會反映,向北京市水務局反映,也給媒體反映,試圖通過各種途徑給自己討回一個“公道”。
北京電視臺《身邊》欄目是一檔北京市民喜聞樂見,反映身邊家長里短極為貼近老百姓的節目。該節目在收到劉造田的投訴信后,就實地進行了調查和采訪。為了使節目能夠更深入,《身邊》節目的編導們還輾轉通過北京公眾健康飲水研究所找到了北京愛淼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躍勝先生,請其發表對純水機廢水問題,以及銷售刻意隱瞞等行為的看法。而恰恰,北京愛淼科貿公司又是一家專業生產“無廢水反滲透純水機”的廠家。通過與電視臺的溝通,并向劉造田夫婦介紹了自己的產品之后,愛淼無廢水純水機得到了老兩口的認可,并現場另外購買安裝了愛淼公司的無廢水純水機。關于這起事件的節目,北京電視臺《身邊》欄目于2009年8月9日正式播出并引起北京市民的反響。
即便如此,廠家還是不愿意退貨。無奈之下,老兩口只好將凈水廠家告上了法庭。7月21日,法院如期開庭。庭審之前,法院先是進入調解程序,劉造田希望要回自己的貨款,而廠家則堅持要扣掉1000元的濾芯使用費。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法院進入庭審階段。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法庭審理后原告劉先生向法院提出了要求被告退貨并雙倍返還購水機費7000余元。
一起小官司,引發大思考
劉造田起訴凈水廠家“銷售欺詐”一案,在凈水行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不少生產和銷售純水機的企業對這一事件給予了較高的關注,并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隨著終端凈水行業向縱深方向發展,消費者對終端凈水產品的整體認知度亦得到了強化,而恰恰這種強化,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對購買產品的知情權的要求亦更加的強烈,那么對廣大的廠家而言,還試圖只說產品的利益點、好處而刻意回避問題點,顯然已經是行不通了!雖然“劉造田退機案”只是一個小小的案例,但如果有更多的成千上萬的李造田、丁造田們在某一天出現在你的面前呢?我們的廣大廠家和銷售商們是否做好了準備?
就本案例而言,至少有這樣兩個問題已經擺在了廣大廠家和商家甚至是消費者的面前,不容回避,亦不容忽視:
第一, 消費者該如何維權。中國的消費者是最具有忍耐力的,面對商家和
廠家的虛假宣傳消費者多半選擇了忍氣吞聲,就算是維權,大家也就是求助于3.15投訴或者向媒體“訴苦”,真正用法律來維權的百姓卻很少,而恰恰法律是最直接可以裁決的途徑。
劉先生的代理律師,北京市友邦律師事務所李寶常律師對此認為:“現在中國百姓的維權意識并不強。大家認為找律師上法庭,是件既費錢又費時的事情。我的當事人也走了不少彎路,他曾多次找到商家要求退貨,都沒有得到商家的圓滿解決,找到節水辦,這并不是他們工作范圍之內的事情;求助消協,消協不是司法機構無權仲裁。最終劉先生尋求了法律的幫助。”
第二,如何做到“陽光銷售”。終端凈水行業本身就存在著一些無良廠家概念滿天飛、夸大宣傳、隱瞞問題、欺詐銷售的現象。而面對行業的越發透明,消費者的消費越發理性,這些銷售手段和行為顯然將漸趨窮途末路。
對于非規范型廠家現在要做的就是整頓自身和渠道商,原原本本地告知消費者,純水機不僅僅具有新鮮、健康、安全的賣點,同時也存在著相伴而生的不容回避的濃水(俗稱廢水)排放問題,明明白白地告訴消費者為了健康而需要額外承擔水費代價的合理性,以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只要你是真誠的,說透了,消費者還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畢竟健康是頭等大事。至于怎么說,如何把握尺度,這里面的技巧要么自己琢磨,要么請教專業機構幫你琢磨吧,否則,遲早會“露餡”,卓躍咨詢以為,“劉造田退機案”決不是最后一個。
我們再翻翻凈水廠家的宣傳資料和產品說明書,又有幾家寫明了關于純水機存在廢水的問題?至少目前還沒有發現。而像“劉造田退機案”被媒體曝光甚至訴諸法律裁決,其實是對整個終端凈水行業的一大傷害,讓消費者購買純水機心存顧慮。
第三,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推進產品升級換代。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國家正在致力于推進以節水節能為主體的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構建。而作為終端凈水產品的一種,純水機“廢水”問題始終是行業關注的焦點,而且與大的環境需求相違背。業內外的多家媒體也對純水機“廢水”事件進行過多次報道。這就為我們的廣大廠家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如何開發出更多節水型甚至無廢水型純水機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卓躍咨詢以為,誰先做了這樣的工作,而且誰把問題做透了,誰就有可能搶占市場先機。
對于“劉造田退機案”,在龐亞輝先生看來,并不能因為這起官司而判定有廢水型純水機就沒有市場機會了,將退出市場。而且,劉造田夫婦之所以當初能夠購買某品牌的機器,這恰恰說明凈水產業的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及其所帶來的市場機會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有個問題不能忽視,即隨著消費者消費行為的越發理性,再加之終端凈水行業信息的越發透明,一些廠家試圖采取隱瞞和回避問題來達到銷售產品的路子將會越走越窄,最終是行不通的,只有那些誠信、負責、透明的企業才能夠走得更遠。“我覺得純水機廢水問題是個偽命題,只要是純水機都必然排放‘濃水’,只是有的廠家把所謂的廢水充分利用了,沒有任何的流失而已。”龐亞輝對純水機廢水問題,有著他獨特的判斷,“未來的純水機將在終端凈水行業中擔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單純就所謂的廢水問題,未來的純水機市場將呈現普通純水機、節水型純水機和無廢水型純水機三足鼎立的格局,因為價格不同,市場不同,消費者的價值選擇也會不一樣。一個正常的社會,其消費必將是多元化的,至少在一定時期內,誰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誰,廢水型、節水型和無廢水型純水機將長期共生共存。在節水型純水機上,英尼克做得還不錯,而在無廢水純水機上,北京愛淼科貿則走在了前面,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