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廣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發布“2009珠三角地區環境狀況公眾評價調查報告”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認為珠三角當前污染嚴重,因水質不好,近四分之一受訪者不飲用自來水。這一報告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有市民表示:“自來水不能喝,那我們喝什么水?”
記者就此隨機調查了50個居民,調查顯示,由于意識和經濟的差異,消費者在選擇用水方面有較大差異,其中,收入較高的白領、中產家庭較多選擇品牌桶裝水和濾水器,而低收入和外來務工人員則直接以自來水為水源,其中一部分選擇社區的直飲水站。
桶裝水仍是飲用水生力軍
這項始于今年5月的調查采用等比抽樣方式,電話訪問了廣州、佛山、深圳、東莞、珠海、江門、中山、惠州、肇慶等珠三角9個城市共2006位居民。調查還發現,四成以上受訪者近一年來因環境污染身體不適,其中咳嗽、咽喉炎、煩躁癥狀最多。
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水質的污染,直接促成了桶裝水行業的高速發展,在本報隨機抽樣的50位居民調查中,六成的居民熟知桶裝水,并堅持以桶裝水作為飲用水源,廣東飲用水行業協會的數據也表明,廣東桶裝水以每年30%的增速發展,其中品牌桶裝水占據行業60%的份額。有水企負責人估算,廣東每年桶裝水的銷量在兩億桶左右。
有不少桶裝水企業負責人也反映,環境污染促使人們更多地選擇桶裝水.
直飲水搶低價桶裝水市場
調查中發現,盡管大部分人以桶裝水為飲用水水源,但動輒十多二十元一桶的品牌桶裝水也不是每個人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消費。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和低收入家庭仍然以自來水為飲用水水源,其中部分家庭使用社區的直飲水站。
與桶裝水不同的是,社區直飲水站價格相對低廉,且價格落差沒有桶裝水大,基本上都是1元/5升。某直飲水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由于機器設備相差不大,省卻了搬運、儲藏等桶裝水的必須費用,所以社區直飲水價格比較“統一”,唯一的差別在于“公司有無定期維護,定期更換反滲透膜、活性炭等。”
據了解,廣州市社區直飲水站約有6000臺,年銷量3000多萬桶,主要對象為外來務工人員和低收入家庭,一小部分為社區的老人。
記者采訪多家水企得知,直飲水的低價路線未對品牌桶裝水造成威脅,但搶去了三四線桶裝水的部分市場。記者再次提醒市民,直飲水機是由社區直飲水站提供,部分水站在沒有賺回成本的前提下可能會延長更換濾芯,造成水質的再次污染。(一臺社區大型直飲水機價格9000元,如果一年沒有收回成本可能會減少更換濾芯次數)居民一定要監督社區水站管理員。
記者介紹現在一般家庭可安裝小型直飲水機、能量機、凈水機、家用凈水器等凈水設備,記者了解到在廣州各大超市擺放著來自特區深圳凈水器廠家各種凈水產品,價格相當合適普通家庭使用。深圳凈水機廠家是全國的發源地,市民可多了解凈水知識。